调研组向授课教师了解劳动课规划开展情况
调研组实地调研劳动课开展情况
3月3日上午,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处处长沈芸一行到金水区调研劳动教育开展情况。省教育资源保障中心主任王德如、副主任袁长林,郑州市中小学校外教育教学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辛海超和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
调研组来到郑州群英中学,参观了学校教学楼顶的“阳光农场”劳动实践基地,近1000平方米的实践场地是面向全体师生的集劳动实践、思想教育和科技启蒙于一体的综合教育场所。调研组还参观了“墨子创客空间”,创客空间是用“STEM+”理念孵化的学科创客项目,包含墨智、墨科等10项课程,作为劳动实践的创新形式,以课程融合创新为导向,将科技融入劳动教育过程,让学生成为新型的“劳动者”。
调研组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师生座谈等形式对金水区劳动教育进行了深度调研。调研组对金水区将信息技术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模式给予了肯定,并对劳动教育案例的推广和劳动教育经验的凝练提出了建议。
近年来,金水区通过省、市、区各级劳动教育特色校的创建,劳动教育案例的评比,建设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创新开展“五一劳动教育周”活动等,依照“课堂+课外”“必修+选修”“校内+校外”的“三结合”原则,不断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金水区强化区域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依照区域劳动教育整体推进的“三结合”原则,推进“1+3+N”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即“一种引领”“三种策略”“N种保障”,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育人模式。金水区各学校积极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将劳动教育融入全学科,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深度融合,逐步形成一校一文化,校校有品牌的劳动教育格局,持续推动区域劳动教育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