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不应在“过度保护”中失去色彩

2025年05月30日 09:05 中国教育报
扫码可在移动端浏览

小学生在校磕断牙,家长把学校告上了法庭索赔,法院如何判?近日,法院判决认定学校在这起事故中没有责任,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这一判决纠正了“学生在学校受伤,学校必担责”的认知偏差,具有积极意义。

学生在学校受伤,责任如何划定、谁来负责?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校园事故成因复杂,不能不顾实际情况,一味要学校担责。否则,不仅可能加重学校的赔偿责任,还可能束缚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活动的手脚,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

“学生在学校受伤、学校必担责”不应成惯例!孩子的童年不应在“过度保护”中失去色彩,学校也不应在“责任恐慌”中畏首畏尾。学校要用制度托底,全方位保障孩子们的安全。要建立“无过错意外免责机制”,不因偶然事故过度追责学校和教师。家长也要给予学校更多信任,让学校敢于放手组织各类活动。如此,才能共同守护“撒欢儿的童年”,让孩子舒展身心、快乐成长。


文: 责编:樊亚蕾 | 打印
阅读下一篇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2001 - 现在 版权所有:郑州教育信息网 地址:郑州市南阳路314号    豫ICP备10019805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1-6395101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zeduts@126.com
Baidu
map
'; str += ""; str += "
返回 打印
"; str += "
"; article=document.getElementById('article').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 += "
" str += "
" str += "网页地址:" str += window.location.href str += "
"; document.write(str); document.close(); }